這次用的是新的鏡頭
說到新舊兩者在畫質上的差異?
如果不是照片擺在一起比,光憑印象我也認不出差別在哪
不過新鏡頭有比較明顯的「淺景深」

有句話說,構圖是減法的藝術
意思就是說,在你眼前的物件這麼多
相片裡面要放哪些、不要哪些,是需要作取捨的
因為太多的物件會讓人眼花撩亂看不清重點

這次外拍我體會到
其實「淺景深」是一種「捨」的手段
它可以抹糊背景,凸顯被拍攝的主題

但也不是把背景抹糊就好
如果要這樣的話,乾脆棚拍還比較方便
何必大包小包跑出去,然後把背景抹糊糊
我覺得這樣就失去了外拍取景的意義

所以啊,其實也不必將「淺景深」看得太重,它不是那麼無敵的東西
會提起這些,是因為最近在「體會」如何控制景深
我不喜歡計算數字,只能多拍靠經驗累積來學習怎麼拿捏了

 

這張是誰拍的? 猜猜看?



順帶一提,為什麼大光圈容易脫焦 (對焦位置跑掉)
因為大光圈本身「景深」就比較短 (可清晰的區域)

較遠的焦距(50mm)比起廣角端(18mm)
50mm的景深又更短,大概只有2~3公分

如果對焦後(逼逼兩聲)再移動構圖
鏡頭與被攝物之間的距離有改變,即使只有微小的誤差
也有可能讓被攝物跑出景深範圍之外

尤其,人對於身體手腳的晃動常常是不自覺的
所以就算不改變構圖,也有可能會脫焦
這跟手震沒有關係,純粹是「淺景深」的副作用了

說了這麼多
但其實我對「淺景深」的控制,甚至「構圖減法原則」也不是掌握得很好
攝影是一個可淺可深的領域
我也未曾想要成為高手、或者以大師自居
以前外拍時曾被問過一個滿深奧的問題

「你為什麼要幫娃娃拍照?」

那時我也講不出為什麼
不過現在我會回答

「因為我喜歡拍好看的東西,心情會好啊~」
這就是我外拍的動力啦

外拍最累的還是背東西(花體力)跟想梗(花腦力)
想梗是甚麼意思咧?

有拍過的人應該都知道吧
適合娃的景其實不是那麼容易找
找到之後要怎樣做適當的構圖搭配
是要花時間去想的
尤其娃又不能自己擺動作
就算幫它擺,能不能定格住也是個問題
所以在動作構圖這方面就受了一定的限制

因此,表達一個氣氛、構圖、主題稱為「梗」
創造一個梗,是外拍最大的困難
有時一直沒靈感,拍起來就很不流暢
有時靈感來了但時間已晚,是很令人難過的



像這張就是在一個弧形梁柱的間隙拍的
它不是垂直的,大概傾斜有30度左右
仔細看腰帶跟衣襬的方向可以發現

在現場拍的時後其實很難抓到適當的構圖
只好一直換角度,拍了好幾個角度最後才抓到這個位置
包括前篇提到的"大頭狗角度"也是在這邊發現的
所以,拍照時不要被過去的習慣限制住
各種角度都試試看,有時可以拍到有趣的照片喔~!



說這麼多,結果我自己還是常常被「以往的習慣」限制住
一直到拿到朋友拍的那批照片 (未挑選的)
才發現我真的很少拍斜的構圖欸
結果從他那邊挑了不少有趣的照片出來,像上面這張我就很喜歡

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很在意水平線跟垂直線
下次要改進、要改進

同場加映,大王梅子~~

sp.jpg


小小這次外拍的16張,有些沒放在網誌這邊
有興趣的人可以過去看,之後的文章應該不會再放照片了
(雖然都很喜歡,但放太多還是會膩啊)

聖火降魔錄~COS
有一些些舊照,這本以後還會再變厚...是潛力股~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omhea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